城读 │村上春树:跑步的小说家和翻译家
113
村上春树:跑步的小说家和翻译家
村上春树是一个跑步的小说家和翻译家,写作跑步三十五年,作品被翻译为五十多种语言。他深知自己作品翻译成其他语言的重要性,同时他自己也享受翻译别人作品的乐趣,翻译的乐趣堪比他对跑步的热情。
村上春树,施小炜译,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7.
村上春树,施小炜译,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9.
Haruki Murakami, 2015. Shokugyō to shite no shōsetsuka (Novelist by profession),Switch library.
Masaki Mor, 2014. Murakami Haruki the Translator, Southeast Review of Asian Studies, 36: 30-36.
新年读的第一本书是村上春树自传性散文《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一如他散文的风格,亲切坦诚直白,有时略显啰嗦——那种不会让你厌烦的啰嗦。
2015年,《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日语版出版,跟其他书不一样的地方,本书发行几乎被日本一家实体书店Kinokuniya买断(第一印刷的90%),以此对抗网络垄断书籍销售的态势。至于其他语言版本,放狗搜索的结果,德语版2016年10月出版,中文版2017年1月出版,英文版没找到。
如果说《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是偏向于跑步/写作自传性散文,《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则是偏向于写作/跑步自传性散文,两本书有重叠的部分,但重点不同,《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谈到了跑步训练的技巧,而《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谈到了写小说的技巧,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是书中关于跑步、写作和翻译的部分,对村上春树来说,三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写作与跑步
村上春树《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写道:“在小说家这一职业,至少对我来说,是无所谓胜负成败的。书的销量、得奖与否、评论的好坏,这些或许能成为成功与否的标志,却不能说是本质问题。写出来的文字是否达到了自己设定的基准,这,才至为重要;这,才容不得狡辩。别人大概怎么都可以搪塞,自己的心灵却无法蒙混过关。在这层意义上,写小说很像跑全程马拉松,对于创作者而言,其动机安安静静、确确实实地存在于自身内部,不应向外部去寻求形式与标准”。
其次,长年累月孜孜不倦地坚持写,像跑马拉松一样写作,需要持久力(耐力),需要每日常规写(跑)。积硅步,方可至千里(写学术论文也是一个道理)。
“写长篇小说时,我规定自己一天写出十页稿纸,每页四百字。……即使心里还想继续写下去,也照样十页左右打住;哪怕觉得今天提不起劲儿来,也要鼓足精神写满十页。因为做一项长期工作时,规律性有极大的意义。写得顺手时趁势拼命多写,写得不顺手时就搁笔不写,这样是产生不了规律性的。因此我就像打考勤卡那样,每天基本上不多不少,就写十页。……一天写上十页,一个月便能写三百页。“
如何才能获得持久力呢?通过持久运动,获得体力,让身体成为自己的友军。长期每天对着屏幕,枯坐五六个小时,集中心力写,需要非同寻常的体力。年轻时,身体充盈着生命力,就算苛酷地驱使肉体,它也不会发出怨言。然而随着中年时代的到来,体力渐渐衰落,为了弥补这种减退,为了维持体力,就需要持续不断地作出人为努力。
另一方面,体力的维持和再生也有助于思考能力。最近的研究发现,脑内海马体产生的神经元数量,可以通过有氧运动(例如游泳或跑步)得到飞跃性的增加。不过,新生的神经元如果置之不理的话,会在二十八小时后悄然消逝;除非给予这些新生神经元脑力的刺激,它们就会被激活,成为大脑信号传递组织的有机部分。体力和脑力作业相互结合,对作家创作产生良好影响——村上春树选择跑步来再生产体力,即便心里想”今天身体很不舒服,不太想跑步啊“,也会告诫自己:”这对我的人生而言,可是无论如何非做不可的的事“。一跑就是三十多年,笔耕不辍,跑步不息,活生生的例证。
写作与翻译
翻译对于作为职业小说家的村上春树来说非常重要。写作与翻译,是硬币的一体两面。
村上春树的作品被翻译成五十多种语言,他自己也是翻译家,把大量现代和当代美国文学作品翻译为日语,同时也会阅读其他人对他自己作品的英译,作为客观审视自己作品的方式。
之所以翻译,一是出于对美国文学的热爱,享受翻译的乐趣,二是对他自己写作职业的帮助。
村上春树的翻译作品相当广泛,包括雷蒙德·卡佛全部作品,还翻译了卡波特、菲茨杰拉德、塞林格等人的作品。他属于二战后成长的第一代,受到美国文化强烈影响,他最喜欢的三部小说——塞林格《麦田守望者》、钱德勒《漫长的告别》和菲茨杰拉德《伟大的盖茨比》——全部翻译为日语出版,尽管这三部小说已有广为接受的日译版本。
村上春树的小说创作过程类似翻译,对待母语近乎对待外语的方式。村上春树的第一部小说,写了第一稿之后,自己很不满意,改用英语写,在有限的单词和有限的句法限制下,只能用简单浅显易懂文字表达复杂的内容,不得不去除多余修饰,村上春树发现运用不同的搭配方式也可以使有限的词汇巧妙地传情达意,外语写作的有趣效果帮他找到自己特有的节奏,然后再把英语写就的章节“翻译”成日语,是为村上春树文体形成的开始。
村上春树把翻译穿插在写作长篇小说之间,作为创作性休息,也可以提高写小说的能力。《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标题就来自雷蒙德·卡佛一部短篇小说集书名《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
“不写小说的时候,大体会做英译日的翻译工作。翻译基本上是个技术活儿,与表现欲毫无关系,差不多可以当作一份日常工作来做,同时又是学习写文章的好方法”。
“翻译和写小说使用的大脑部位不同,不会成为小说写作的负担。与肌肉伸展运动一样,搭配着进行这样的工作,也许更有助于平衡大脑活动”。
有时不禁猜想学习使用外语对人的影响,似乎会改变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使用母语和使用外语时不能说判若两人,但说话和行事确乎有明显差异,例如村上春树对待日本国内市场和美国市场的态度和行为很不相同,与在日本国内极力避免抛头露面不同,村上春树积极开拓美国市场,会接受采访、进行演讲、出席颁奖礼,虽然他解释主要是因为一种自觉,尽一尽“日本作家的职责”,不过我胡乱猜想,也许跟使用英语,按英语文化行事,摆脱母语文化束缚也不无联系。
村上春树是一个跑步的小说家和翻译家,三十出头专职写小说后开始早睡早起的健康生活,日复一日坚持跑步,自然而然戒了烟,自然而然少吃肉食,喜欢自制蔬菜沙拉,吃鱼满足蛋白质需要,每天钻进书房按部就班完成固定工作量。除了写作小说和散文,村上春树还把大量现代和当代美国文学翻译为日语,他深知自己作品翻译成其他语言的重要性,同时他自己也享受翻译别人作品的乐趣,翻译的乐趣堪比他对跑步的热情。如今写作跑步三十五年(昨天是村上春树68岁生日),作品被翻译成五十多种语言,仍是一个发展中的作家,还有无限可能,不断追求新目标,”不问年龄几何,不问身处何地”。
城读相关阅读:
(点击文章标题,或进入公众号回复标题前的数字获取文章 )
城读 ∣城市阅读的记录
微信公共订阅账号“城读”,每周推送城市阅读笔记
关注我们,请搜索账号 CityReads
或长按上方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